考前,考後
为什么中国学生这么忙但是实际没有学到多少?
中国的小说得是有教育意义的。
中国的游戏得是有教育意义的。
中国的动漫得是有教育意义的。
中国的电影得是有教育意义的。
中国的小品、相声、歌舞、戏曲⋯⋯都得是有教育意义的。
唯独中国的教育,不需要有教育意义,因为它的目的不是教育人,而是淘汰人。
很久之前的話了,似乎是。
也是一種為有所激刻意有偏的說法。
但如果往下追問,如何淘汰的?其實還真的有答案。
答案是:一次次日常考試。
這就很大問題了。
「說文」講:課,試也。
「管子」講:成器不課不用,不試不藏。
課原本就要試的,考也從來都是在考挍考問的;這個原本沒有問題。
但,這個試問,本義是過程中查漏,測哪裡需補缺的。
真正有問題的,是忘了這個補缺初心,學生一意勝人,學校一意分層。
只想勝人而非自勝,所以考後的甘苦就都變了本味;而這批是優秀那堆是垃圾的分層,就也只剩了篩汰。
受傷的,只是學習,還有教育。
學校不就是要試錯改錯的嗎?說好的成年人的世界才只篩選的呢?
很難嗎?
很難。
但從來,做容易的事,不好玩。
我有一雅一俗兩說如下,你悟出了什麼?
雅說是:侯非侯王非王,最終都歸於邙山的,對吧?
俗說是:
なんと...UCLAとコロンビア教育大学院に合格をいただきました😭どちらも教育心理学のプログラムです。TOEFL62から104までの道のりがなにより辛くて泣きながらだったけど、やっぱり何歳になっても、意思あるところに道は拓ける!
— 小林さやか| Sayaka Kobayashi (@sayaka03150915) March 14, 2022
応援してくれたみなさま、ほんとーーに、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!! pic.twitter.com/5mD8xkAC90
「墊底辣妹」用四年級水平在高二逆襲,是不是很勵志?
但即便她當時沒考上,這世上也不過少了一份談資,於她自己,用心用力了,從來就夠了呀。
上面她 X 上秀研究生錄取,勵志嗎?
跟你一點沒關係的,你你我我他她,都做好自己想做的,從來就夠了。
但這些,依舊湯湯水水;看到了,看完了,忘了就好。
她當初不得不高額費用補習,你要補,前面文章說過,一個 AI 就夠了。
問題從來只有一個:你,想要什麼⋯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