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好的教輔
測試了幾個小時的 NotebookLM, 有不足,但現版本已經是最好的教辅。
本想一次性做了全部課文,但考慮音頻有錯音不便修改,且偶發聲音變形,且骨子裡這是一個個性化平台,且平台會持續更新;最好的方式無疑還是授之以漁。
故,給玩法了。
網址: NotebookLM(需翻牆)
複製任意一篇課文或多篇課文或學習資料鏈接,沒錯,接受鏈接。進入如下頁面後,右下角四個筆記,直接全點。
中間對話框下 Mind map,務必點。這個導圖對結構層次的梳理,極有效且關鍵。
右下角可以自己加入更多筆記內容,課文的拓展,通過這個保證了。
如何對話,自己玩即可;這個平台的靈魂就在這裡。
建議要求 AI 給自己生成測試題目。
下一步,到左上角生成音頻播客,記得在設置內先確認下對話語言,這個設置可知這個平台學英文顯然比中文更好。
其實正是因為想每篇課文有一個播客,所以我一直默認用單篇課文為單位,各自獨立為一個筆記。
點擊生成之前,建議更新定製指令如下:
things to try
- 聚焦於給定材料
- 對象是學生,學生需要全面深刻掌握材料整體和全部細節
- 先介紹材料整體框架、完成鳥瞰
- 嘗試分別用一句話概述材料的核心價值和意義
- 分層逐步討論給定材料,要給出個層次最充分的細節
- 務必用精確、有文采的句子對材料做總結,根據材料文體,必要時可以使用詩詞古文
- 對材料主題做深度剖析
- 總結材料全部寫作手法,全面深刻剖析
- 對作者和材料背景知識做必要補充,結合正史,介紹作者生平細節至少三處。
- 對材料文體、寫作風格等做知識補充和源流介紹
- 要在對話中加入脫口秀各種技巧,使得內容有意義且意思
我能想到的都寫入上述了,效果不錯,例子:
一直很厭惡學案這個概念,因為見過的所謂學案,無例外都是教師當寶貝學生用起來就是純垃圾。但這個平台,顯然可以重置學案概念,關鍵點如下:
- 基於指定材料
- 結構化分析
- 個性化問答
- 文字為主,播客為輔
真想學,效度是拉滿的。
學生視角,如果和同學結組,多人可以一起編輯一個筆記,就真合作學習了。
教師視角,把全部教材每篇都做了,再將鏈接合併到一起,就是進化後的教材個性化學習平台。
現存問題:
- 播客有錯音
- Google平台,需翻牆
- 非 Pro 用戶不能一次大量生成(一般也不太需要一次大量)
- 不能直接生成圖片和視頻,還
誠不我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