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EN

繁簡正邪

尽管我听说过这个传统,但依然想问:您为什么要使用繁体?
有學生問。

想回覆一個鏈接,發現竟然沒有⋯⋯
各種場合陸續提到過原由,但也一直沒成專文,那就補上吧。

遠因是那部繁體「碧血劍」,後來讀研時幾年間橫排簡體加標點的書不讀,後來發現沒有所謂繁簡正邪這般那般不過符號。就徹底隨意了。

為什麼沒隨意為簡體?這個真有如下123。
之前常用的瀚典,此刻常用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,都不支持簡體檢索,對,專業的古籍數據庫,不只這兩個,很多都不支持。
AI 起來後,漢字被 Tokenization,所謂繁體的對話指令和質量個人體驗更好。
日常教學,說清楚本義,學生會更容易記住更底層的東西。

其實還可以說北大附中一直有這個傳統,但個人一向不屑傳統這個詞;北大附中小論文算不算傳統?曾經算,開創這傳統的老師自己寫文章說一度因為這個項目被停課算傳統嗎?不知道。
所以,上面三條,就是了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

第十七条 本章有关规定中,有下列情形的,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、异体字:

  (一)文物古迹;

  (二)姓氏中的异体字;

  (三)书法、篆刻等艺术作品;

  (四)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;

  (五)出版、教学、研究中需要使用的;

  (六)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。

沒錯,教學需要。

是不是裝 B ?
前年某導生有一次聊天說最初就以為是,直到後來他自己檢索數據庫發現需要繁體⋯⋯

所以,那些恢復不恢復,正體抑或繁體的爭吵,無非犬吠;日常,自己受用,足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