遷于喬木
沒有意外的話,此後三年應該不會再遷機房了。
之前論壇機器是 4 vCPU + 6 GiB + 100 GB,黑五將至,各類商家開始蓄力,順手收了一台新機:
- 12GB RAM
- 112GB NVMe 4.0 RAID-10 SSD
- 6 fair-share EPYC Genoa coresCPU
地點依舊 Los Angeles。以 Discourse 的官方說法,成本確實更高,但三年內怎麼都夠用了。
按以往多次遷機房的經驗,遷移機房重啟上線最多一兩個小時的工作量,但這次硬生生用了好多個一兩個小時⋯⋯
為什麼呢⋯⋯ GPT 說:
因為北京/中國網路的現實限制,相較於海外純遷移,你這次多投入了約 40–70% 的時間精力,主要花在:
1. 直傳/中轉路徑選型與 CORS/超時對齊;
2. 反代鏈條的真實 IP 穩定化;
3. 跨境路由品質下的重試與排障。
沒錯,24 點後到兩點的時間,都花在這些 GFW 帶來的問題上了。
國內任何一個開發者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到,線上的中國,早就是一個憑糧票布票電視票的死水之國,偷聽敵台其實是從來沒離開過的一個詞;域名備案,網絡阻斷,屁大點事都能自動或被動關外部訪問⋯⋯
互聯網,早已不互,聯更不聯,且網出局域。
要多自信,有多搞笑⋯⋯
從來,只是,也只想做教學做教育,但我現在看得懂各種協議,追得了光纜路由,這應該嗎?
這 TM 從來都不該!
要多感謝肉食者呢?
感謝其八輩祖宗吧。
之前說後代人到我們這一代人墓地前不要吐唾沫直接撒尿,因為這一代人也就配這個;那麼,又是哪一代人將原本佳人的互聯網,褻瀆成了此刻的樣子⋯⋯
墓前,又該如何⋯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