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前複習
1/09/2024 07:12:00 PM 發過 「考什麼,學什麼,考前複習個什麼?」
今天重看,大體依舊;
下週考試,更新下,也算搬運到牆內。
在課標不能完全管住命題時,真題就是備考的唯一標準。
五三之所以無敵不是因為三年模擬,而還是因為五年真題。所以,高中三年語文,功利視角你的唯一尺度就是高考真題。也因此,期中期末,無論是本校命製抑或海淀統考,題目和分數,是否有價值有意義,都需要用真題去對標比較衡量。
說穿了,題目模擬得越近似高考真題就越有價值意義;反之,一道題目從類型到考點,完全和高考真題不近似不沾邊,就完全沒必要認真做,分數如何,也完全不說明什麼問題。這兩年,目力所及本校和海淀的題目,不少是這類沒價值沒意義的。
無論學生還是家長,為真題卷不寒磣,但既然卷,務必先找對點。你真拿著海淀或本校那些胡亂出的題目,在那糾結糟心分數,我只能說,這個,卷了個毛線。
真題不要和學生說,要留著到高三去做,這說法最近聽過不止一次;每次還是蠻想笑,笑點一是上個時代課改,預科部甩鍋高中部時,一個關鍵甩點就是高一高二考得不夠考題不熟;往事,還是隨煙,不提了;笑點二是,學術上渣也就罷了,視應試為一切時,得有多無知纔能給出真題去高三做這個說法。
這玩意高一入學起始課就該說清楚……
道理很簡單,任何一門課,起始課都應該先介紹清楚評價方案的對吧?那麼,高中三年語文是一門大課程,最終評價正是高考;那麼,評價是啥樣的,豈不正是起始課的核心。
理論灰灰,還是具體些吧。畢竟,寫本文也不是給那些人,而是給學生一個更清晰的視野和切實的建議。
最近上線的真題網站 AI高考 ,作為學生,你需要精做2024,細作23、22和21,做做20和19。
目的之一是熟悉考題框架:
- 所謂的非連類信息文本題目:四道選擇題×3分,一道概述簡答6分
- 文言文:四道選擇題×3分,一道概述簡答6分
- 論語:三道簡答,2+2+6=10分
- 詩詞鑑賞:兩道選擇題×3分,一道概述簡答6分
- 默寫:四道題八個空,8分,看不清即扣分
- 散文閱讀:二道選擇題×3分,兩道概述簡答分別6分
- 語言基礎運用:一道選擇題3分,一道概述簡答3分
- 微寫作:10分
- 大寫作:50分
其實細化起來,以文言文為例,四道選擇,連續幾年的題幹,譬如第一題,都是一直相同的表述:選出不正確的一項。而這四道題目,例行在分別依次考察實詞,虛詞,句意,文義的。這個,在進入高中語文文言文學習之前,豈不是應該心知肚明的嗎……
一個學生知道這點有什麼用嗎?有。別人在考場還在讀題幹時,你是在確認題幹而已。而期中期末命題者如果不據此規則命題,無疑就是胡來。有沒有胡來?一直有。
所以,我會和學生在課堂 DIS 日常題目,也會直接忽略那些無意義的講題;那些題目的分原本就是日常胡鬧,你拿不拿,對你高考,全沒意義。你猜,下周考題,會不會還有胡鬧的題目?:)
或曰:日常所學所考是針對本學期教材,怎麼能全依高考題目模板?
答曰:不功利學習是吧?那你考個鬼的試?除了考試不會別的評價了是吧……海淀,那您可真學術呢。
所以,還是,繼續具體;陰陽怪氣的嘴臉,即便高情商可以稱之為嬉笑怒罵,都一樣改變不了世界。
一個在學教材,最終要面對高考,同時還要應對這種日常期中期末的學生,最佳複習策略,如下:
以教材為綱領,需要做兩件事:
- 按教材字句版本標點,搞定默寫。課堂上我說過,不要逼我在課上默寫,這種老師太容易做了;而這種課堂,更不可能成就你到211985。說穿了,默寫這玩意,解決的是誰不能上211985而非誰可以上。搞不定這個,不能被馴化到一字不差每字清晰楷書,淘汰你的,就是你不如別人聽話不如別人認真。當然,考默寫這種變態題目背後的變態考官,我們無力攻訐,為了8分甘心接受屈辱就是了。
- 高考默寫
- AI默寫
我和 AI 能做的,上述兩個網站都做了。 這幾天看後台數據,六十多份默寫被 AI 審閱過,還可以,但不夠。
- 不要再看課文,你該再看一遍的,是課後的賞析文字。課上我們都逐句讀了,但考前,你還是需要再去逐課看一遍。看的時候,圈畫其中的術語,句式。
以考題為綱,注意卡每道題的時間,以1分鐘對應1分即可。還沒有自己做過真題的,找個牆角反思去:)
-
所謂的非連類信息文本題目:沒啥可準備的,信息篩選梳理整合擴大縮小變換表述挖坑,靠的是我們日常閱讀幾乎沒有對應的文本拆分與細讀。細想起來,這類考題的文本,在現有教材確實沒有特別對應的單元,這個也是一個命題組“苔”班子的笑點。 當然,前兩天我在 AI高考 加入了高仿模擬,你該做下。
-
文言文:實詞題目靠聽講和運氣和技巧和積累;虛詞可以在考前不斷打磨自己的各詞導圖;句意文義簡答,拼的其實很多是課外閱讀的拓展,課內那些只要聽過講不必複習。
-
論語:論語譯註一書最多讓你基本了解句意,論語歧解一書可以幫你更貼近10分。不敢說解決,是因為簡答概述不僅僅關乎原文。AI論語 ,書我拆解了,看是你的事情。
-
詩詞鑑賞:考前看所推薦兩本書至少各自十篇。這個模塊課內教材完全不夠用;且高考本題沒有註解,需要你掌握我們課堂給出的揣摩構想意境的技巧。記得一定一定重看那篇意象意境論文全文,課上逐句讀了一遍,以後每次考前,你都需要自己再讀一遍。
-
默寫:說過了。
-
散文閱讀:課內文章課後賞析看一遍。其他,我也不知道,這玩意,靠燒香。你把國內所有語文教師都拉出來每年去做這個真題,我相信,不會比學生好多少。我都不說拉作家去做題。
-
語言基礎運用:不必複習,也複習不了。看看五年真題就成了。
-
微寫作:避開那七八個課堂上說的坑,精雕細琢字詞句,按所教走,夠了。
-
大寫作:除非專門聊過,不要寫記敘,按八股議論,賭概率。
-
全卷,不許塗抹。
課上我說過,在不敢更不願,也慢慢不能真正自己命題的這個新教學時代,你真的要刷分,還有一個劍走偏鋒的玩法:
遍刷近五年北京各區模擬題,多刷各區五年期中期末題。
刷得夠多,考場上就一定撞得上做過的題目。
哦,出題亂了,你刷題可別亂。我們家一隻導生昨天拿魔都還有十一的題目,被我敲頭了。
魔都⋯⋯不是沒意義,你看台灣指考題目都意義,要不為什麼在論壇給大家 52 赫茲的滿分作文,但對你應考有用嗎?
冇。
真正有用的,只有: AI高考 。
這才是你的真救贖。
一直沒有補參考答案不是因為懶,也不是因為忙於 | AI論語 | AI紅樓 |,而是因為逐漸覺得沒有必要,現在接入的語言模型的答案,比人類,真的更好。
這個判斷,我在課上也專門說過,在 Gemini 2.5 後,包括了最難的第七題虛詞。
一言以蔽之,一起上課讀讀書,下課自己刷刷這幾個 AI 網站,日常或高考,都夠了。
哦,還有。
不許再在課間抱怨我不回你企業微信答疑,那玩意我刪除了很久很久了。
從我們第一次見面起就說過,實時聊天Signal 見;日常週四中午見面答疑;論壇私聊一直在,365郵箱也可以。
為什麼要遠離狗屎一般的微信企業微信,說過不止一遍,不贅述。
你企業微信還能看到我,是因為我是創建者不能自己刪號⋯⋯在這個意義上,你是不是更應該想下,為什麼我一個當年的創建者管理員要刪除這個 APP ?:)
且去刷題吧,諸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