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板,講台
用了一週雙屏上課,定評可以說了:反教育。
最早見到這個設計是在 ClassIn 總部專門展示這個的雙屏教室,測試了十幾分鐘,個人結論就是技術作惡了,又。後來北大附中裝了幾個教室,諸子選修正是其中一間。上週起,大多教室都裝了這個。
本質上,這雙屏就是黑板,對,拆了白板,放了所謂信息化的雙屏,回到的,是被王铮拆了的黑板與講台時代。
想想也挺好玩的。
技術上,個人一直是反投影的,清晰度分辨率都不夠還天天壞,位置是死的,協助的就是教師講課,學生安心聽,或者不聽。
所以,一度在北大附中推動拆除投影,各個教室佈置左右兩台移動電視,不超過30人的班級學生自帶設備,小組自由坐,老師則從講台到學生中間,在這個模式下,線上的高協作到位,資料隨時雲端分享,移動的電視屏幕重要性其實不高,甚至一台就夠了。但這個模式的每一句描述都是深坑,自帶設備在今天已經是笑話,老師設計課程而不是講授我自己就是最大笑話,線上高協作成了學生的笑話,雲端分享在國內辦公界都一直也是個笑話何況教室。

嗯,對不起,活成了笑話。
當年引入電信,硬生生把學校網絡帶寬放大數倍,順便全校翻了牆,現在⋯⋯整體帶寬畢竟還在。

對,只是限制個平板時間啥的,沒有拆鐵道、拔線杆,緊急毀壞火輪船,幸甚了。
測試使用 HDMI 連自己電腦時,雙屏自動同步失敗,有學生當時問為什麼不用 ClassIn 的 App,除了所謂隱私,其實真正的原因無關技術,我語文課上的資料是開放式的,沒有那個髒東西PPT,想到什麼需要什麼,隨時調閱全球互聯網,ClassIn 的 App,設計上就不是幹這個的。
論壇裡我發了把招標書給 AI 分析這個產品和平台是否侵犯學生隱私的對話,說隱私其實都輕了,這玩意的官方說明,對高中生未成年人而言,基本已經是違法了,只是,無人在意而已。
教育本身的自閉已經不可原諒,使用技術加劇這種自閉,青史之內,各位的祖宗八輩,都是會被感謝的。
所以,最終模式折衷確定為,一台連本機以免需要各種網站的登錄洩漏,另一台只當黑板了。
多年前教室有講桌講桌內有一台古老電腦時,有過學生裝鍵盤記錄器的事情,教室這雙屏哪天把 HDMI 取消,一旦有老師在上面登錄個人帳號,以這種公共電腦的性質,以 SEIUE 透過 PHPSESSID 這種 session cookie 登入再從會話映射 access_token 的機制,嗯,會有好玩的事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