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en

差的是信息嗎?

2倍速看了海淀教研的 AI 話題議論文錄像,老師們無疑是想做些事兒的;而要說能做成事,卻也幾乎沒戲。
問題不出在老師端,功勞一如既往歸於偉大的光明的正確的 GFW。
一言以蔽之,從模型能力到更新進度,從指令編寫到微調到結構化回覆,各個層面的信息差,都實在太大。
說穿了,不翻牆聊 AI 的天,真沒法聊。
說透了,自有 GFW,這個國家的教育質量,也早就沒了質量。
不信?
你問問坎井之蛙天有多大⋯⋯

以 OpenAI 和 Gemini 最新模型的能力,現有教學的場景中,這九個學科高考真題的所有題型,真已經沒什麼搞不定,最多也就是多聊幾輪。
一個老師日常的判作業判考題等工作,也早就不在話下且質量早已成超過教師。

世界第一能卷的國內所謂教育技術商家,從來沒放過教育蛋糕,而現有教育和 AI 對接不上的根本,實在是大模型除了 DeepSeek 真沒法看。沒錯,在錢面前,是有實話的。
但即便 DeepSeek,真的超越過 GPT 嗎?在任何時間都算,答案是:沒有的。
真打,DeepSeek 連此刻的 Gemini 最新模型都打不過。
這個打不過一直不是說說而已,每一次對話的真材實料,每一個答案的精準程度,不需要非要給什麼定義的 AGI 可以節省多少人工⋯⋯都在陳述這些。

可老師們在用的能用的是什麼?除了勉強的還一堆不能說的 DeepSeek,就只是文心kimi等一堆拉圾而已。
別忘了那個真理:Garbage in, garbage out.
教育畢竟還是一個在意質量的行當的。
低級 AI 打造低級教育,低級教育成就低等國民,GFW 之罪大惡極,南山之竹是絕對不夠寫的。

今年 5 月,海淀二模微寫作之二,題目是:

(2) 网络平台上活跃着不少模拟古代诗人的“智能体”,如“李白智能体”“杜甫智能体”等。它们能深度模拟该诗人的知识储备、交流风格等,并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。很多同学通过与这些智能体交流来学习古诗。对此,你有什么看法?要求:观点明确,理由充分。

看得出,命題者努力在跟進 2025 is the year of AI agents,但 Sam Altman 等人說的,是這個智能體?
且不說這是 2021 年的新聞,要貫通互聯網甚至正在打通虛實兩界的 agents,為什麼在教育界,一竿子被打回當年微軟小冰的理解水準?

唉,實在沒有任何一個理由不感謝 GFW 的八輩祖宗,真的。

一直以來,差的從來不是信息,Andrej Karpathy 在 YT 手把手教的還不夠嗎?
問題一直是⋯⋯
你懂的。